第 17 周计划
主题名称:《嗨!夏天》㈠ 班 级:中1班 日 期:6月10日—6月14日 带班老师:陈伟萍、吴旖琪
本周重点 |
⒈本周开展主题《嗨!夏天》第一周,在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夏季动植物、人们的变化与活动,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⒉基于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感受到了夏天气温的变化对户外活动的影响,本周重点支持幼儿在做好防暑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夏季的锻炼和玩水活动。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基于气温升高,早晚有温差,很多幼儿来园时都有穿薄外套,来了以后脱下的外套放椅子容易掉地上不卫生或者被绊倒,本周重点提醒幼儿把脱下的外套整理好以后放在下铺床铺隔板上。 基于上周开始天热后自然角的植物容易缺水出现死亡,本周重点支持幼儿给有需要的植物及时浇水,死掉的植物及时清理,开始新的种植试验。 |
上午游戏 |
周一至周五区域游戏内容:美工区(《夏日扇子》《太阳眼镜》《夏日荷塘》);语言区(《夏日有约》《夏日绘本阅读》);生活区(《插花》《夏日自然编织》);益智区(《消暑棋》《分饮料》《夏日拼图》);科探区(《漂浮小球》《乌鸦喝水》《小船运货》);建构区(《我眼中的高楼》《阿基米德积木“凉亭”》《游乐设施》;自然角(《观察照顾植物》;百变魔尺(《龙虾和螃蟹》)。 重点指导:生活区“夏日自然编织”。 基于幼儿在之前的生活区里已经对编织有了一定的经验,本周除了提供原有材料外,增加各种便于编织的草、玉米叶等自然物,支持幼儿用间隔的方式有规律的进行编织,感受自然物编织的乐趣和美。 |
户外锻炼 |
地点:东操场 重点指导轮胎组合区,支持幼儿合作搬运轮胎、木板、梯子等材料架设不同高度的攀爬长龙,并延伸到攀爬墙场地,场地之间能进行互动。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和身体四肢的平衡能力和腿部力量。 重点指导攀爬墙,创设登山情境,支持幼儿手脚并用保持身体平衡向上爬或者左右移动,发展幼儿的四肢和躯干力量,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弹性安排:如遇下雨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体锻及游戏,提供桌子、椅子、皮球等材料组织幼儿在室内进行障碍走、钻、爬、滚球等运动循环游戏,锻炼幼儿平衡能力。 |
集体、 小组活动 |
端午节放假 |
语言:夏天的歌 |
科学:夏天的雷雨 |
音乐:悄悄话 |
健康:夏天的卫生 |
上午游戏 |
周二:桂花园。 周三:书博馆。 周四、周五:线绳馆。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端午节放假 |
户外锻炼:操场南(重点指导幼儿在大型玩具下玩追逐、躲闪的游戏。) |
户外锻炼:挑战营(重点指导幼儿手脚并用挑战绳梯走。) |
户外锻炼:操场北(重点指导幼儿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跨栏。) |
户外锻炼:东操场(重点指导幼儿用轮胎搭建三到四层的高度,结合梯子进行有高度的攀爬。) |
周四、五角色游戏:冰激凌店、背心店、超市、医院、公交车、娃娃家等,基于幼儿在区角游戏中制作了很多关于夏天的物品,比如冰激凌、背心,支持幼儿开设相关的店铺进行售卖,合理标价。售卖过程中听听顾客的意见,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中进行调整优化。 周二:走园。 周三:泥沙地。 |
日常生活 |
⒈每周安全一话:地震了。 ⒉餐点活动:吃早点时能有序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如果不小心撒了牛奶及时用毛巾擦一擦。 ⒊散步活动:散步时感受在太阳下和树荫下的不同感受,散步时也可以戴上太阳帽。 ⒋午睡活动:坚持每天播放入睡小故事(关于夏天的),关注幼儿的被子是否合适,适当进行调整。 ⒌习惯养成:提醒幼儿户外活动休息喝水前先洗手或者用湿纸巾擦手,然后再喝水。 ⒍离园活动:回家前能自己拿好自己的个人物品,互相检查穿戴是否整齐,有问题及时整理。 ⒎其他:支持幼儿关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弯绕物品,可以和安全的物品进行互动游戏。 |
家长工作 |
⒈家园共育:多给孩子讲讲有关夏季的卫生知识,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平时做到勤洗澡、洗澡。 ⒉亲子活动推荐:和孩子在家玩一些和水有关的游戏,比如漂浮的小船。 ⒊其他:天热了,每天协助幼儿在水壶里装好水,一起做好户外活动的消暑工作。 |
环境创设 |
⒈环境布置:丰富调整自然角的内容,提供夏季的花卉(绣球花、凤仙花、夜繁花)和植物。 ⒉主题环境:“弯弯绕绕城”增加夏日元素,变成“夏日里的弯弯绕绕城”;将幼儿制作的冰激凌创设成某某冰激凌店展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