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燃荻》有感
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娄江幼儿园 王佳楠
2024.10
《燃荻》81期中有一篇文章《教育叙事:促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教育叙事贴近教师的日常生活,能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动能,助力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教育叙事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文化语境中通过叙述、描写等语言表达方式,借助故事的形式对过去典型的教育事件加以呈现的行为过程或言语成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里,幼儿有很多有意思的瞬间,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这有利于帮助教师确立独到的教育理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建构别样的班本教育。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之间的媒介,其中,哭闹是幼儿表达情绪最常见的方式。由于小班刚刚开学,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感到害怕,于是哭闹就是最直接的情绪反映。嘉祎小朋友在家中和小区里可是一个小“社牛”,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然而,开学第一天,她却在教室里嚎啕大哭,哭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妈妈快来救我!”。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一旦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便会用哭闹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反映。小祎在适应半天的幼儿园生活后,焦虑的情绪很明显有了改善,她开始笑眯眯的来上学了,来园时也非常开心的和老师及小朋友们开心的打招呼。但是今天,小祎来到幼儿园后,一脸生气的在教室门口不肯进来,我蹲下来问:“我看到你生气的站在门口,发生了什么事呀,我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也会很生气的。”小祎说:“我妈妈忘记给我带反穿衣了,我看到别人都带了,就我没带,我想回去拿,奶奶不同意。”我说:“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的原因,但是现在是玩区域游戏的时间,我们可以等奶奶中午来接你的时候让她带过来呀。”小祎很快的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一直提醒我说:“老师,你一定要给我奶奶打个电话让她中午带过来。”根据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八个阶段,小祎的情绪管理发展期初在“气呼呼不说话”的阶段0-1之间,小祎还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老师就给小祎一个示范,引导小祎说出来。首先是认同小祎的情绪,知道她很生气,然后给小祎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小祎自行选择。当小祎出现情绪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认同小祎的情绪,把情绪词汇示范给小祎“你可能有不高兴的事情发生了,老师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也会生气”,当听完原因后,适当的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帮助孩子从当下生气的情绪中脱离,并投入到一日活动的环节中。
在教育叙事中,仅有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反思与总结,这样,获得的经验才会富有理性的力量,对在一次次叙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之后就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
读《南京鹤琴一所没有特色的幼儿园》有感
王佳楠
正如陈鹤琴所希望的:“教育是在生活上获得知识,以丰富的知识来提高生活,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教育。”书中提到:课程是什么?它不是存在于教材或教师的教案中,而是存在于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中。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蕴含教育契机。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对泥土里的小昆虫们充满了好奇,亲近自然、探究自然是他们的天性。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课程就开始于小巧的圆滚滚的昆虫朋友身上了。有观察的动机,孩子们就会有发现,有了发现,就会有想要保存发现的欲望。因此,除了拍照记录,孩子们认为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画画表现出来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生成了。
《指南》科学领域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对大班幼儿提出“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前期侧重于设计观察西瓜虫的观察记录表,每个幼儿都在引导下,将自己对记录表的构成要素的理解表述了出来,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将要素补充完整,后续通过绘画这一表征方式,组织幼儿自主设计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在每个幼儿设计完表格后,他们的表格都是自己个性的体现,鼓励幼儿表征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留下痕迹,对观察的对象有高度且持续的关注,在不断的表征中发现变化,在交流与分享中发现其中的联系,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专注能力。表征并非简单绘画后的潦草了事,需要教师有目的引导,让幼儿说出自己表征的含义,从而让幼儿意识到表征是有意义的;还需要教师支持幼儿与同伴的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从而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将教育和生活的边界模糊,幼儿对活动的感受也就会模糊了,他们就能够无须分清这是在生活还是在接受教育,正是因为这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他们才更喜欢、更投入。生活化的教育,使得幼儿更加享受活动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会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幼儿对自然界的昆虫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在由兴趣生发的自然课程中,幼儿能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行为,了解昆虫对人与环境的作用。在与昆虫的互动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从而也能够更加爱护大自然。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开展活动,还需要给幼儿创设自由的环境,支持幼儿充分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帮助幼儿梳理关于该生物的关键经验,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相关能力。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