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课题实录:幼小衔接沙龙活动

作者: 时间:2023-03-21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提升大班幼儿入学准备水平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L2022067

出席对象

徐新颖、费筱菁、戴紫莹、周张瑶、张祺悦

地点

三楼小会议室

时间

2023.3.21

研究主题

“衔而有道,接续未来”幼小衔接沙龙研讨

所要解决问题

⒈支持家长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⒉和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进行对话,全面、长线了解入学准备内涵

研究方法

文献法、讨论法

 

 

 

 

 

 

一、理论学习,了解儿童视角下的幼小衔接(费筱菁、徐新颖老师分享)

基本概念

儿童视角

教育研究中的儿童视角是让儿童有机会说出他们看到的现象,表达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儿童视角的教育研究以儿童的独特价值,赋予儿童自由表达的机会,珍视儿童的每一个观点

幼小衔接

陈帼眉认为: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有一个过渡段,称为衔接段。这个阶段中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特点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幼儿阶段的特征慢慢退缩,小学阶段的特征逐步发展。

刘焱指出,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在教育教养工作的内容上以及在实现这些内容的方法上的互相联系。

阎水金也从狭义和广义定义了幼小衔接,认为狭义上,衔接范围只包括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而广义上衔接既包括纵向衔接,又包括横向衔接,也就是不仅指这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还应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衔接。

幼小衔接的主要工作包括:

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工作。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在为更高一级的教育阶段做准备,因此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所有活动都属于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工作。从狭义上讲,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工作仅指对大班幼儿有针对性地、更集中地入学准备教育,主要包括入学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准备。

小学的新生过渡工作,主要指小学低学段帮助儿童尽快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朱晓蔓)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环境的改变
幼儿园与小学的物质环境大不相同——幼儿园室外有许多的大型玩具、供儿童活动的各种器械和材料;室内区域有许多供儿童自由选择的玩具材料;墙面上有丰富的主题环境创设;每个班级都配有活动室、盥洗室及寝室等,便于儿童生活与学习。而小学教室内只有固定的桌椅,没有供儿童游戏的活动材料。教室外没有大型玩具。

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与幼儿园相比,小学教师只关注儿童的学习,较少对他们生活上进行照顾。幼儿园班级只有三位教师,而小学生每节课接触的教师都不同,对他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的提高

l 学习方式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
小学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活动,而且每节课的时间达到40分钟,上课时有严格的纪律。

l 学习内容
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言,难度加大

l 教学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更多的是兴趣培养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活动的过程中充满了灵活、自由、趣味;而小学则是以坐在课桌后学习为主要形式,需要儿童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专注力。

二、观看视频,倾听孩子眼中的幼小衔接

观看视频“对话小学生,关于小学,我想知道......”就是这一句句的疑问,对小学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让孩子们终身难忘,也是我们无数次聚焦“幼小衔接”,始终不忘从“儿童终身发展”出发。

三、主题沙龙,家校合作破解入学适应

马璇:现在二胎家庭都拿老经验或者老的教育模式来应对现在的教育现状。现在二胎的小学教育现状和一胎时候十几年前的有什么不一样?需要注意什么?侧重点是什么?

徐老师:不管是哪一胎的孩子,我们的家长都不能忘记学习,因为只有你的不断学习和不断进步,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另外我们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的状态,避免与哥哥姐姐进行比较,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心理的状态。

费老师:我们不能忽略陪伴孩子的时间,不管是一胎二胎,都是要花时间去陪伴他们,只有付出高质量的陪伴,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戴老师:

上小学后孩子的思想开始独立,遇到委屈不会表达,不会解决,不会主动向家长分享心情,特别是现在新闻常提到的校园霸凌,家长该如何面对和处理?

马璇老师:给予家长三点建议,第一点,与孩子保持平等互相尊重的状态,经营好亲子关系建立安全感。第二点,在日常生活中教会他们各种应对的方法,给他们具体的指引。第三点,善于跟老师沟通,真诚的跟校方、老师沟通解决问题。

小学教师:让孩子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周老师: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绘本和孩子一起共读,让他们了解哪些校园行为是让你不高兴的,遇到问题的我们该怎么做?跟孩子一起去探讨商量,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成为独立的一个个体。

家长代表:孩子上小学很多家长会担心他们无法适应小学生活?不喜欢学校?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等等问题而感到焦虑,如何帮助家长缓解这焦虑的心态?

马璇老师:一二年级最焦虑的都是家长,给予家长的建议就是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静待花开,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鼓励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小学教师代表:支持孩子很好的过渡小学,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细节上充分做好准备,逐步脱离了成年人的照顾。注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多带他们到公共场合,鼓励他们跟不同的人交流,让他们成为乐观自信的人。

家长代表:面对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怎样引导和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让孩子快乐学习?今年暑假这期间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做好衔接?

中学教师代表:可以通过睡前故事的方式来让孩子接触拼音,如拼音王国历险记,在故事中了解声母韵母。最重要的是习惯上的培养,假期中可让孩子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

小学教师代表:幼小衔接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幼小衔接不等于幼小衔接班。在假期里可注重孩子规则意识培养,从家里面做起,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公约。在学习准备方面,最关键让孩子学会物品的归类、保管、整理,养成好的习惯。

此次沙龙活动,使家长充分地了解到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树立“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观念。倾听儿童,陪伴成长,我们应当以乐观、从容的心态帮助孩子、陪伴孩子,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信任、鼓励和陪伴才能让每个孩子在适合的时间发出属于自己耀眼的光。

物化成果

幼小衔接对话记录表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