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幼儿园3月课题研究:幼儿园动植物认养行动

作者: 时间:2025-02-27 点击数:

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娄江幼儿园课题组新闻

——博物馆资源的再整理

2025226日星期下午16:05—1645,为了各班合作认养幼儿园中的树、花、动物,鼓励幼儿为它们制作「生态身份证」(拓印树皮纹路+粘贴落叶+语音二维码),定期观察鸟类筑巢与昆虫访花现象太仓市娄江幼教中心娄江幼儿园课题核心组成员们在杨林逸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生命共同体视角下“儿童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幼儿园动植物认养行动。

首先,课题核心组成员杨林逸老师的带领下整合资源;随后一同构建观察研究体系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开发生态身份证系统。

本次活动契合生命共同体的量化认知需求,通过实践深入强化幼儿生命共同体意识。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生命共同体视角下“儿童博物馆”课程建构的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

立项编号

出席对象

课题核心组成员

 

地点

娄江幼儿园三楼小会议室

时间

2025.2.26

研究主题

幼儿园动植物认养行动

所要解决问题

各班合作认养幼儿园中的树、花、动物,幼儿为它们制作「生态身份证」(拓印树皮纹路+粘贴落叶+语音二维码),定期观察鸟类筑巢与昆虫访花现象。

研究方法

文献法、问卷法

 

 

 

 

 

 

过程:

一、资源整合策略

(一)三维资源网络搭建

园内资源:选取具生态代表性的树木(如吸引传粉昆虫的紫薇、提供鸟类食物的冬青),建立“生命树档案库”包含年轮标本、花粉显微照片等博物馆级教学素材

社区资源:联动绿化部门获取树木DNA检测报告,邀请园艺师开展“树木外科手术”实景教学(如修剪病枝包扎演示)

家长资源:组建“护树家长智库”,包含植物学家、声纹工程师等职业家长,协助开发树皮声纹采集技术(录制不同风力下树干震动频率)

(二)跨媒介身份标识

物理层:采用可降解亚克力板制作铭牌,嵌入树皮拓片、种子标本等实物元素,设置温感变色涂料显示树木健康状态(温度异常时铭牌变红预警)

数字层:生成动态二维码链接至博物馆云端平台,实时更新树木的:

年度生态贡献值(固碳量/释氧量测算)

共生生物图谱(通过树冠相机捕捉的鸟类/昆虫影像库)

(三)三级观察框架

微观记录:提供便携式显微观察筒(60倍放大),引导幼儿绘制《我的树友日记》记录蚜虫群落迁徙、地衣生长等微观生态变化

中观监测:架设延时摄影装置拍摄树冠形态月相变化,生成“树木生长动画”投射在博物馆光影墙上

宏观分析:通过气象站数据关联树木年轮标本,开展“年轮密码解读”活动(如对比干旱年与多雨年的年轮疏密差异)

二、观察研究体系构建

(一)博物馆化成果转化

创设生命之树主题展区,陈列:

生态过程性档案(包含被虫蛀的树叶标本及其天敌瓢虫蜕皮)

树木应急救护工具包(树洞填补树脂、防冻麻绳等实物教具)

开发《树木生命支持系统》互动桌游,幼儿通过卡牌组合模拟光照、水源、共生生物等要素对树木健康的影响

 

(二)生命共同体意识强化

开展假如我是树沉浸式戏剧,幼儿通过触觉地毯(模拟根系触感)、气味释放装置(还原松脂气息)体验树木感知世界的方式

建立生态服务积分制,将树木固碳量换算为虚拟货币,用于兑换博物馆探秘时长,形成资源利用闭环

三、基于反馈的问题、建议,进行资源优化

:说到 生命树档案库,标本收集确实让人头疼。像采集年轮标本,得锯断树枝,这不仅破坏树木,还可能伤到孩子。咱们是不是得找专业人士来操作,而且要提前制定详细的采集规范?比如规定采集的部位、大小,还有工具的使用安全。

咸:小班孩子理解能力有限,用档案库的时候,要不就以看实物、听老师讲解为主;中班可以尝试简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大班就能参与整理标本、分类这些工作了,你们觉得可行吗?

关于社区资源这块,每次活动提前沟通好主题和内容。而且,咱们幼儿园也能给园艺师颁发 校外导师证书,增加他们的参与感。至于活动经费,看看能不能申请一些教育专项基金,或者拉点周边企业赞助,这样活动就能持续下去了。

朱:说到家长资源,我觉得可以开个家长说明会,详细介绍 护树家长智库的意义和活动形式,让家长明白参与进来不仅能帮助孩子,还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植物学家家长,邀请他们来做树木知识讲座;声纹工程师家长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树皮声纹采集实验。另外,建立一个家长积分奖励制度,参与活动多的家长,孩子能获得小奖品,肯定能调动积极性!

:跨媒介身份标识这里,物理铭牌的温感涂料可能会被孩子好奇抠掉,数字二维码对于不认字的小班孩子来说,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我想能不能在铭牌旁边加个语音按钮,一按就能播放树木的介绍;二维码做成彩色大图标,旁边配上卡通说明图,教孩子怎么扫码。这样操作就简单多了。

:三级观察框架的难度设计我觉得整体不错,但还得再细化。微观观察的显微观察筒,孩子可能不会对焦,咱们可以提前录制教学视频,或者制作图文操作指南。中观的延时摄影,最好配上简单易懂的解说词,帮助孩子理解画面变化。宏观的年轮解读,可以准备一些卡通化的对比图,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看到年轮和气候的关系,大家觉得这样行吗?

 

 

在建构微型博物馆的基础上,教师要基于不同的博物馆主题来开发博物馆课程,带领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深入体验来发展他们的认知、技能和情感,以及创造性和社会性能力。博物馆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要凸显非正式学习的沉浸性特征,既要系统展示博物教育的内涵,又要充分激发幼儿对课程的参与兴趣。在目标的设置上,博物馆课程要强调幼儿的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和积极探究;在课程内容上,博物馆课程要充分挖掘幼儿身边且为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主题;在课程实施上,教师要充分强调幼儿的亲身参与,引导幼儿在环境感知和亲身探究中发展宏大的博物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意向。

物化成果

形成清晰、有序且富有逻辑的博物馆资源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