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蒋皓读书心得

作者: 时间:2025-01-16 点击数:

阅读《儿童博物馆——课程故事研究》有感

娄江幼儿园  蒋皓

《儿童博物馆——课程故事研究》精选了儿童博物馆课程中纸、恐龙、工具、线、根、西游故事等六个内容。在博物意识的引领下,教师们以儿童为中心,以班级博物馆为主体,园级博物馆为实践场和资源库,社会场馆为补充,建构了三级儿童博物馆体系。

书中对儿童博物馆教育理念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通过儿童博物馆这一独特视角,展现了创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这种理念对于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书中描述的课程故事,将课程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这种融合不仅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让儿童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它提示我们,教育应贴近儿童的生活,从他们的兴趣和经验出发。童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环境,为儿童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这些资源和活动有助于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阅读《儿童博物馆——课程故事研究》后,我深刻体会到小班开展颜色博物馆课程的重要性。首先,颜色博物馆课程能够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观察、探索和互动,孩子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种颜色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其次,这种课程形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和表达色彩之美。

在实施颜色博物馆课程时,可以设计一系列与颜色相关的活动,如颜色配对、颜色绘画、颜色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对颜色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颜色博物馆课程还可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应用各种颜色。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界中的颜色,或者让他们参与布置教室环境,使用不同颜色的物品进行装饰。

颜色博物馆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色彩和乐趣的学习环境。

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它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阅读《教育叙事:促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有感

娄江幼儿园  蒋皓

在阅读完关于教育叙事如何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文章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叙事这一看似简单实则深邃的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文章不仅阐述了教育叙事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系统的分析,展示了教育叙事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个性化教育理念及教学风格方面的巨大潜力。

首先,教育叙事让我意识到,每一个教育事件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教师自我反思、专业成长的宝贵资源。通过叙述、描写等手法,教师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幼儿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心理,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文章中的案例让我看到了教育叙事在塑造教师个性化教育理念方面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陈老师通过种植活动形成的“有劳才有获”理念,还是徐老师幽默机智的教学风格,都彰显了教育叙事在帮助教师形成独特教育视角和教学方法上的独特价值。这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反思和提炼。

再者,文章还提到了教育叙事在促进教师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方面的作用。通过集体教研、项目叙事等方式,教师们可以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分享叙事经验,从而推动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这种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的精神,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阅读这篇文章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为了大部分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教育叙事的运用。未来,我将更加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尝试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和分析这些变化,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幼儿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这次阅读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叙事不仅是记录教育事件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的重要工具。教育叙事帮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通过教育叙事,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提升自己、促进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加积极地运用教育叙事这一工具,将教育叙事融入到我的日常教学中,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自己的专业成长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