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武小南读书心得

作者: 时间:2025-01-09 点击数:

燃荻81期《跨学科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理念》读书心得

读完《燃荻 81 期》中关于跨学科学习的内容,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对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跨学科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跨学科学习打破了学科界限,这与幼儿的学习特点天然契合。幼儿眼中的世界本就是一个整体,他们不会区分数学、语文、艺术等学科领域。例如在一次“春天的花园”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将科学领域的植物生长知识、语言领域的描述花朵的儿歌、艺术领域的绘画花朵以及数学领域的数数花朵数量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孩子们在观察真实花朵的过程中,学习到植物的名称、特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花园,还能数数有几朵花,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孩子们学得自然且快乐,他们不会觉得这是在学习不同的学科,而是在全身心地探索春天的花园这个有趣的情境。

从幼儿的发展来看,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在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活动中,幼儿通过回忆家里的布局(空间认知,涉及数学和科学领域),讲述家人之间的故事(语言领域),动手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艺术领域),学会关爱家人(社会情感领域)。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等,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具优势。

在幼儿园实施跨学科学习也面临一些挑战。教师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课程整合能力,能够精准地找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并巧妙地设计成适合幼儿的活动。同时,还需要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图片、故事书、手工材料等,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然而,困难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未来,我会积极尝试跨学科教学,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设计更多富有创意和综合性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跨学科学习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博物馆课程故事研究》读书心得

阅读儿童博物馆课程故事相关书籍,让我这位幼儿园老师收获颇丰,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幼儿教育新领域的大门。

书中的课程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儿童博物馆课程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博物馆的情境中,好奇心被充分激发。比如在自然博物馆的课程中,面对各种动植物标本,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提问:“为什么这只蝴蝶的翅膀是彩色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这种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是传统课堂中难以完全实现的。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要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兴趣差异。就像在艺术博物馆课程里,有的孩子对绘画作品的色彩着迷,有的则专注于雕塑的造型。作为老师,我们要敏锐捕捉这些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而不是整齐划一地要求所有孩子达到相同的学习目标。

同时,博物馆课程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幼儿教育知识,还要提前深入了解博物馆的展品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回应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适合幼儿理解的内容。例如在历史博物馆课程中,要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用简单的故事形式讲述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趣味中感受历史的韵味。

此外,合作学习也是博物馆课程的重要环节。孩子们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学会了倾听他人、分享观点,这对于他们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老师在其中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孩子们积极互动,解决合作中出现的矛盾。


通过阅读这些课程故事,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方向。未来,我将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们接触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借鉴博物馆课程的理念,把教室变成一个小型的“儿童博物馆”,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探索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丰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收获知识与快乐,开启属于他们的精彩学习之旅。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