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6班】12月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 时间:2023-12-20 点击数: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种面对压力、困难和挫折时进行承担和化解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在快速变化,心理承受能力在人的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承受能力应从小培养。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里年龄普遍存在定的差距,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面对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

因此,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我国幼儿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独立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能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父母,应尽量让孩子个人决定和处理个人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二、表扬也应适当。

许多孩子是在充满赞扬的环境中长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周围的人也总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往往会因出于疼爱而护短。这会使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吵闹。这样的孩子当然无法经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难与挫折。

三、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些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家庭的不幸等等。这时,家长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能使孩子对人生中的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

四、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和身体一样,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能促进健康。在培养心理承受力方面挫折教育或耐错教育”很重要。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出点难题,在他们失败、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竞争,这样才能使他们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雨。

6班

2023.12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