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使孩子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父母应就让孩子从小懂礼貌,讲友谊。让孩子懂礼貌,最早便是让孩子学会同人打招呼。问候语虽然都很简单,但要让孩子养成惯并主动说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如果孩子主动叫人或使用礼貌用语,做父母的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明白懂礼貌的孩子是人人喜爱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长辈尤其是老年人。在公共场所要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喧哗,养成平静回答及表述自己意见的习惯。父母对他人的态度和所做所为,常常影响孩子以后对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为人。为了孩子今后的幸福,教育孩子成为有教养、有礼貌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一、创造文明礼仪的教育环境
环境作为重要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巨大潜在作用。故教师需充分挖掘和利用园所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家长、教师在浓郁的礼仪环境创设中,主动习得礼仪,使园所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可利用师生共同创作的文明礼仪绘画作品、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张贴在走廊各处,在班级中还可创设丰富角色游戏区,让幼儿在看、听、说、玩中自然地习得礼仪。
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文明礼仪
⒈教学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有计划地、有意识地挑选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故事课程。如:孔融让梨(懂得谦让)、有礼貌的小猫(礼貌教育)、吃饭不挑食(进餐礼仪)、小猪闯红灯(出行礼仪)、学做小客人(待客之道)等,有许多幼儿礼仪小故事,内容丰富,贴近幼儿生活。我们将这些有益故事通过讲述、提问、讨论、表演等方法,讲给他们听,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正确做法,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会用礼貌用语对话。
⒉生活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在进餐、盥洗、睡觉等环节,为幼儿提供各种情境,并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要求,把礼仪内容细化到各个环节。如吃饭时,教师用语言提示引导幼儿学习进餐礼仪,教会幼儿细嚼慢咽,不大声讲话。
⒊游戏活动中培养礼仪教育
在各类角色游戏中,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倾听、不打断他人谈话、学会排队等待;我们要求幼儿能礼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请求别人帮忙时知道如何使用礼貌用语,活动中出现矛盾冲突知道该如何解决,整理物品时知道要轻拿轻放、物归原位,和同伴交流时知道要轻言细语、不打扰他人。区角活动中各种规则要求使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礼貌言行和文明习惯。
⒋主题活动中贯穿礼仪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如充分运用母亲节、重阳节等,结合礼仪教育开展一系列爱妈妈、敬老、关爱身边人、爱心义卖和捐赠活动,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节日的意义,还内化了孩子们的礼仪品质。
中2班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