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害羞孩子的个性是天生的,对新事物和新环境过于敏感是遗传因子造成的,这种个性在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方面都能显现出来。另外,对害羞人群的研究表明,他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异常活跃的扁桃形结构,这个结构的功能恰恰是控制人体瞬间情绪反应的。这就导致了害羞的人与一般人对外界事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同样是下意识的自我防御的本能,在一般人身上的反应是遇到危险时想办法脱离危险,而在性格害羞的人身上则是表现为,在每一个公众场合他们都感到焦虑不安。
害羞的孩子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拥有非常奇妙的想象世界。
通常,我们都认为害羞的个性是与人交往的障碍,害羞的孩子将来会变成一个很敏感和多愁善感的成年人。但是确切地说,这些害羞的孩子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他们花费时间去思考和分析人们为什么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他们还拥有非常奇妙的想象世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非常有名的表演人士,在他们的童年时代,也同样曾经和自己的羞怯个性不停地抗争过,也就是说,如果克服了童年时代的羞怯,那么成年之后也会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害羞的孩子惯于用敏锐的眼光观察成年人的行为举止,所以,这正是父母用行为代替语言教导孩子的大好时机,用你的行为向孩子表明,你认为与人交往是日常生活中很有趣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父母需要花费额外的努力,但是努力的结果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看来,无论父母使用哪种方式帮助孩子克服羞怯的心理,关键是始终都要有耐心。
有些孩子平时能够很好的与人相处,但在某种情况下他们也会害羞。这时,你要给他适当的提醒。比如,如果你的孩子在参加聚会的时候总是喜欢呆在父母身边,那么下次在参加聚会之前,你就要给他设定一些行为限制:要求他只能和你呆在一起几分钟,然后让他尝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者规定在聚会场所,不许他坐在你的腿上。然后,在去参加聚会的路上,清楚地告诉他聚会的安排是什么样的。如果聚会的时候你有事要离开一会儿,那么就明确地告诉他你吃饭前你就会赶回来。如果在聚会当中,你的孩子总担心你离他而去,那么就需要你向孩子保证你肯定不会离开,这样,你的孩子才能安下心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
有必要让老师了解你的孩子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和老师商量一下怎样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还要经常和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这样父母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