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张钱悠读书心得

作者: 时间:2023-10-27 点击数:

读《燃荻》之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有感

   推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要从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幼儿园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思考教育教学,建立大教育观,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于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分为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其中一般原则中的“以人为本”原则尤为重要,这项原则旨在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而教师如何能做到“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

   首先,站在幼儿的角度解决问题。孩子的思想和大人不同,他们做一件事或者想干什么, 不会像大人一样思考很多,大多数都是想做便做了。这时,如果是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们想做或者已经做了的事,肯定是有很多不妥当的地方。比如,玩玩具的时候,是最能体现孩子和大人思想的差异的。玩玩具的时候,作为教师,会经常听到班上孩子喊:“老师! 他抢我的!”“老师! 他不愿意和我玩!”“老师!我也想玩小汽车!”。这时,作为大人肯定会想“这么小的事情,为什么要一直喊老师?”可是他们是孩子,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过多的思考,抢我的玩具,不想和我玩,那我就去找老师,问老师怎么办。这时孩子需要的不是老师以大人的口吻,不耐烦地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而是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解决问题,以孩子口吻引导他们些后遇到此类情况应该如何自行解决。

   其次,不去敷衍地鼓励。有些时候,幼儿可能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做,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比如他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搭建一个,我们看着似像非像的造型、埋头画了半天的画,结果并看不出画了什么,又或者喜欢干一下天马行空,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这时候,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去吐槽或者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认真观察,他们做出了、画出了自己心目中想要变现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去鼓励他们,夸赞他们,使得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面对性格、习惯不同的幼儿时,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激励他们,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阳光。幼儿的自信心是鼓励来的。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有专家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经常被鼓励的孩子,普遍更自信,反之,常常被否定的孩子,则多半自卑或者脾气暴躁。这就说明,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这也印证了一个观点:孩子的自信心不是打击来的,而是鼓励出来的。当然夸赞也不是一味地敷衍“哇!好棒啊、真厉害!”。需要我们认真的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夸赞,让幼儿的内心得到满足感。面对幼儿,我们可以指出他们哪里做得好,但是可能哪里有点不足,并且正确引导他们,应该如何进步改进等等,比起敷衍式的夸奖,这样才最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最后,蹲下来,认真倾听。在幼儿教育中,倾听可以作为孩子和教师沟通的桥梁,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幼儿园期间的孩子,语言表现欲的最强的,这时就需要教师要有耐心,能蹲下来认真倾听幼儿说的每一句话,并能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思考他们所说的话。教师的认真倾听,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并进行自我肯定。而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倾听,则可以清楚幼儿想表达的是什么,可以及时感受到幼儿不同时刻的心境变化。每次孩子们来找我们时,我们都应该去耐倾听并及时给与回应。到后期,孩子们已经把老师当成朋友了,在家里、学校里发生的事都会回来告诉我们。

   “以幼儿为本”是学前教育领域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都强调这一核心理念。如何“以幼儿为本”是每位教师都会涉及到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以幼儿为本?身为教师,需要的是抛弃自己大人的身份,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解决问题,需要耐心倾听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认真思考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对待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要因材施教。 认真夸赞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 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正确引导孩子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