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弱,易患呼吸道疾病。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能够在我们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 潜伏期1-3周没有任何症状,发病后会有感染表现,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近年来,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也有发生。
· 早期
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有些幼儿会发低烧;随着感染加重,咳嗽症状也不断加重,发烧加重。
· 后期
剧烈咳嗽,逐渐出现白色或黄色浓痰;部分宝宝有喘息、呼吸加快的表现。
出现以下状况请及时就诊!
01反复发热,且持续3天以上不能缓解;
02出现剧烈咳嗽,早期干咳、后期有痰且较剧烈,甚至影响吃饭和睡眠;
03呼吸增快,孩子平静状态下,数胸廓起伏。
预防措施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净双手,尽量避免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2.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共同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身体不舒服需要马上就医。居家环境要保持通风,勤洗勤晒幼儿的床被等。
3.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 认真消毒,做好预防
1.当家里有支原体肺炎患儿时,需要通过暴晒、使用消毒液、高温煮沸、熏蒸等方式消毒,注意戴好口罩进行防护。
2.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家长,可以避免患儿与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接触。
3.当患儿喘息时,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
· 及时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早期的发热或咳嗽等症状,也建议及时去医院看诊,及早地发现肺炎病情,控制感染。
· 做好手部卫生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经常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杀菌的免洗洗手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