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相关小知识

作者: 时间:2023-11-28 点击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部分病毒以静止状态留在神经节,当复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带状疱疹

传播途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疱疹液内、血液中及口鼻咽分泌物中,如唾液、鼻涕等。

1. 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打喷嚏、擤鼻涕时,就把疱疹病毒散布在空气中,健康小儿吸入呼吸道,就会发病。

2. 接触传播:可以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染,也可接触被疱疹液污染的食具、用具、被褥及毛巾等间接传染,水痘的传染性很强。

传染源 水痘病儿是主要的传染源,从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整个病程约2周左右。但痂皮无传染性,约12周痂皮全部脱落。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发病季节 水痘全年都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更多见。

潜伏期 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

典型水痘分为两期: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年长儿及成人可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后开始出疹。

(二)出疹期: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的近端,以躯干皮疹最多,其次为头面部,鼻、咽、口腔和外阴等处黏膜也可发疹。

皮疹的变化特点:起初是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后发展成为疱疹,呈椭圆形,35mm大小,疱液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此时常因瘙痒使病儿烦躁不安,将疱疹抓破而感染。12日后从疱疹的中央开始干枯结痂,经数日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如有继发感染,可能留有疤痕。在整个患病过程中,皮疹可按上述顺序分批出现。

水痘的处理:

1.在家隔离休息,发热时卧床休息,遵医嘱用药。

2. 患儿宜多喝水并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

3. 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爽,衣服穿得宽松一点,内衣要经常更换,以柔软纯棉质为好,以免刺激皮肤。

4. 尽量避免抓挠,由于皮肤瘙痒,过度抓挠可能导致皮肤发生细菌感染。

5. 缓解瘙痒,局部或全身可以遵医嘱使用止痒镇静剂。

6. 切记不要挤压水痘,否则结痂后会留下疤痕。

7. 注意病情变化,个别水痘患儿可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时应及时送到医院。

水痘的家庭预防

1. 发现患儿,必须隔离,隔离时间从发病、出疱疹到全部结痂并完全干燥脱痂方可返园。

2. 注意个人卫生及居室通风。及时修剪幼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洁。

3. 患儿的卧室、被褥衣服、用具、玩具等可采用紫外线照射、通风、暴晒和煮沸等措施进行消毒。

4. 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适时增减衣服。

5. 水痘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乐场、电影院等,避免交叉感染。

6.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温馨提示

疾病来到家门口,预防事儿先做好。健康知识要学好,遇到疾病不用慌。遇到病人戴口罩,人多不去凑热闹。

如果发热生了病,及时就医别乱跑。一日三餐营养好,平衡膳食保健康。开窗通风很重要,空气流通病菌少。

衣被常洗太阳照,细菌病毒死光光。双手流水常清洗,疾病难以近身旁。预防措施尽知晓,减少疾病保健康。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